异种移植供体猪的开发

类别:生物科技

项目负责人:逄大欣

项目负责人

逄大欣

博士生导师

主持/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课题、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等基因编辑动物等多项课题,课题经费800多万

获7项授权发明专利,在PLoS Pathog、Cell Mol Life Sci等杂志共发表SCI论文50余篇。

团队介绍

谢子聪

讲师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博士后科学基金 1 项,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1项。

发表SCI论文9篇,获授权专利2项。

 

袁泓明

博士后

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项。

发表SCI论文11篇,获公开发明专利1项。

项目成果

中国每年约30万人需器官移植,而只有近1万人可以获得器官移植机会(图1)。供体短缺是阻碍器官移植发展的全球性问题,猪-人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将有望解决这一难题。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飞速发展,研究人员已制备了多种可显著降低供体器官免疫原性的基因修饰猪(图2);然而,免疫排斥反应仍旧是横亘在异种器官移植临床应用过程中的主要障碍。

项目在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异种移植用人源化基因编辑供体猪的构建及临床前研究”资助下,围绕异种器官移植过程中的超急性排斥反应和急性体液排斥反应,利用碱基编辑系统制备 α-Gal/Neu5Gc/Sda 缺失基因修饰猪(图3),基本解决了异种移植过程中的超急性和急性体液排斥反应。

在α-Gal/Neu5Gc/Sda缺失猪的基础上,针对移植后补体调节系统不兼容、凝血失调及 T 细胞异常激活等,获得 hCD46/hCD39/hCTLA4 过表达的六基因修饰猪。六基因修饰猪将进一步延长受体存活时间,弥补人体器官资源不足。

项目的顺利实施,将推动国内医疗水平的发展,给器官等待患者带来希望和福音(见图4)

  • 图1 2010-2018年中国每年器官捐赠例数

  • 图2 基因修饰猪器官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体内存活时间

  • 图3 α-Gal/Neu5Gc/Sda缺失猪

  • 图4 六基因修饰猪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