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好 | 单项目最高支持1000万元!重庆智慧医疗装备产业迎来“风口”
时间:2025-01-16发布:吉大研究院
1月14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刚出炉的《重庆市智慧医疗装备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作解读。重庆智慧医疗装备产业将迎来单项目最高支持1000万元、产品检测时间缩短、2亿元种子基金等一系列重磅政策扶持,其中不少政策属于国内首创。
1月14日,《重庆市智慧医疗装备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解读新闻发布会,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 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目标:产值年均增长60%以上,2025年超百亿元
发布会现场,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陶晓锋围绕《行动计划》的工作目标、举措、产业政策和组织保障等方面介绍相关情况。
《行动计划》聚焦高端医疗设备、高值医用耗材、高效体外诊断和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整体目标是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领军企业和拳头产品,全市智慧医疗装备制造业产值年均增长60%以上,2025年产值超过100亿元,2027年产值超过300亿元。
具体来看,有3个方面发展目标:
一是营业收入超过20亿元的领军企业达5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5家,专精特新企业达100家,10亿元级“大品种”达10个,产业体系更加健全。
二是建成智慧医疗装备产业创新综合体5个、创新研发平台100个、临床试验机构50个、中试验证平台5个,产业技术基础体系基本完备。
三是推动实施600个创新医疗器械应用示范项目,产学研医协同创新力度持续增强。
举措:聚焦堵点卡点难点,实施5大工程
如何确保实现上述目标?陶晓锋介绍,《行动计划》提出了实施“产学研医协同创新、创新产品倍增上量、开放合作扬帆出海、优质企业培育、产业生态创优”5大工程,共17条举措。
“这些政策聚焦当前产业存在的堵点、卡点、难点,以创新主体和产业生态培育为目标,涵盖研发创新、审评审批、医工融合、人才引育、海外合作、市场拓展、企业培育、平台培育等内容。”陶晓锋说。
一些政策属于国内首创:
如:第4条,为更好地推动产学研医协同创新,提出鼓励“企业出资出题,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和高校解题”的横向合作模式,应用示范产品可按规定直接进入参与项目的医疗机构使用,应用示范项目视同省部级纵向课题,医务人员和科研人员的贡献可作为职称评定、岗位晋升、绩效考核等重要依据。这一举措有利于提升企业、医疗机构和科研院所合作发展动力,也有利于提升医务人员和科研人员各方面力量的协同创新积极性。
第7条和第8条,建立优先审评审批机制,实施重点项目前置服务,提前介入、专班指导,可推进产品加快上市。
第9条,鼓励创新产品入院配备使用。研究制定并动态调整《重庆市智慧医疗装备创新产品目录》,在市药交所建立挂网采购专区,医疗机构按照“应配尽配”原则研究入院配备使用事宜,可帮助产品拓展市场。
第16条,常态化开展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审核。建立智慧医疗装备创新产品快速纳入医保新机制,支持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备案应用,可帮助产品加快临床应用。
第17条,组织实施创新产品集中招标采购。对智慧医疗装备创新产品的采购使用,参照集采中选药品实行医保预付,提前支付给医疗机构,可帮助企业产品做大规模。
政策:聚焦加速上市、落地生产等给予“真金白银”支持
《行动计划》聚焦支持创新产品加速上市、落地生产和市场拓展,支持企业和平台提升质量、做大规模,加大金融支持力度3个方面,提出了11条政策。
“真金白银”支持:
研发方面,市科技局单项目最高支持1000万元,市卫生健康委科卫联合医学科研项目最高支持800万元。
审评审批方面,市药监局加快工作速度,产品检测时间比现在平均缩短15—30天,第二类医疗器械审评时间平均缩短20天。
品种支持方面,市经济信息委对新产品按照创新程度给予20万元—300万元不等的奖励。对通过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EMA(欧洲药品管理局)、PMDA(日本药品医疗器械局)或WHO(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机构合规性检查并实现海外销售的,每个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企业投资及并购支持方面,市经济信息委对将市外并购项目转移到重庆的,择优按并购金额的5%予以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奖励;企业生产线新建或技术改造的,按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20%,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励。
金融支持方面,市科技局设立2亿元种子基金,推动相关科研成果转化应用;重庆渝富控股集团设立市级智慧医疗装备专项投资母基金,与集聚区、企业和社会资本合作,根据项目情况参与子基金投资,打造100亿元智慧医疗装备产业基金群。市经济信息委对企业融资、贷款和融资租赁等给予最高500万元到1000万元支持。
此外,在组织保障方面,重庆将组建市智慧医疗装备产业创新发展工作专班,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召集人,分管工业和信息化、卫生健康工作的副市长以及重庆大学校领导担任召集人,成员单位包括12个市级单位、4个集聚区、2所高校,围绕产业链建设与招商、科技创新、改革创新审评审批、医工融合、临床应用、金融服务等6项重点工作,分层分线推进各项工作。
来源 | 重庆日报